By HYGINOVATeam

(轉載)朱漢强專欄:Made in Hong Kong 都有好嘢

註:本文作者是綠惜地球的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先生,原文刊載於明周文化的再見垃圾筒專欄。

 

 

HYGINOVA團隊感想:早前收到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朱漢強先生邀約,希望跟我們交流交流。 實不相暪,當時我們是非常驚恐,非常緊張。因為知道朱先生是一位大前輩,是HYGINOVA只是一個初生之犢,什麼環保減廢也只是初哥。

訪問過程非常愉快,除了緊張之外,亦都非常感動。從來沒有遇過會願意這麼認真地聆聽的前輩,非常感激他讓我們暢所欲言、讓我們知道其實也有人支持我們、認同我們。而我們亦向朱先生請教了很多環保議題上的迷思,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。感激不盡!

 


會議室的兩位訪客,幾次問我:「我們是否好傻?」不太懂得回答,要問大家。

認識他們,要從最近拜訪台灣環保公司「大豐環保」說起。大豐的R&D同事簡介工作時,提及香港有綠色小店,跑來請求幫忙以再生塑料製造商品容器。

當商家們都用傳統包裝,淘寶也有大批平價選擇,我好奇怎會有人千里迢迢跑到台灣度身訂製環保包裝,問了這家香港公司的名字,上網Google一下,原來是賣環保消毒除臭噴霧的。

相約其中兩位創辦人Chloe和Alex見面,他們說,歐美不少綠色產品會用回收物料再造的產品包裝,實踐減廢減碳,認為這才是名副其實的綠色。見賢思齊,他們期望自家製造的產品包裝也可以循環再生,不變垃圾,這就是行內說的closed loop。

於是,他們找外國和香港的包裝生產商求教,發覺從前者進貨,山長水遠運貨碳排放太高;後者提供的PLA塑料方案,當中的廢塑料又未必可以有效分解,就這樣來來回回摸索就耗上數百天,及至找上台灣的生產商,從研發、設計到測試容器厚度,又花了一年多,終於在今年4月,推出其中一條生產線的環保包裝:把回收的乳酪瓶子、鮮乳膠瓶做成原料,再造成新的產品膠樽。

香港商人講究效率,時間就是金錢,豈容得下為一個包裝折騰?況且,除了時間,環保包裝何嘗不是金錢?我直接問,改用綠色包裝成本貴多少,對方答「五成到一倍」。Chloe坦言:「我哋只係間微生物般(規模)的公司仔,係咪覺得我哋好傻?」

我會說,他們不是一般的傻,還傻得很帶勁。這環保包裝上的字句,提醒產品有補充裝,容器不必用完即棄;縱使不想再幫襯,退回的容器會清洗再用,減少浪費;假如想扔到回收桶,也請閱讀包裝標示,上面詳列招紙、噴頭、樽身等不同部分的塑料成分,方便妥善分類;而外層標籤薄膜,則寫了「請沿虛線撕下包裝標籤才放入回收箱」,貼心提醒大家做個綠色消費公民。

這究竟是賣綠色抑或賣商品?也不好分對嗎?

「這不是什麼偉大的事,亦不是什麼厲害的行銷計劃。這是我們的心願、我們的生產者責任。」Alex認真地說:「顧客再努力回收,都不及生產商的生產量大。」唯有生產商修訂設計、減用不必要的包裝,才能從源頭做好減廢。

「生產者責任」從來都是大企業的話語,有時是真心環保,有時是漂綠公關。偏偏這家自稱「規模如微生物」般的小公司,試着實踐、擔當,不是傻,是什麼?

故事還未完,這兩位發起人下一個傻夢,是推動全線產品,全部改用環保包裝。他們在臉書專頁上如是說:「Made in Hong Kong都有好嘢。」好嘢,包括態度。

這家成立四年的本地綠色品牌,還沒倒。名字叫Hyginova。

(本欄目隔周刊出)